您当前位置: 沐川县文化馆 >> 浏览作品  
沐川竹编
发布日期:2017-11-16   来源:   【 字体:

产生并流传于四川省沐川县境内由竹篾编扎而成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沐川竹编,源远流长。因竹源丰富,从古至今,户户编竹,人人用竹,所编竹器有晒簟、簸箕、箩筐、篼、篮、粮屯、蒸笼、鱼具等30多种农具和日常生活用品,后逐步出现了编织有简易图案的凉席、枕席、水瓶壳、工艺型扇等初级竹编工艺品。改革开放后,专职从事竹编的大师(农村俗称篾匠)应运而生,最终形成了现在的竹编系列工艺品。2010年成立沐川篁木神品工艺品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竹编系列工艺品生产。

沐川竹编,用料讲究,工艺复杂,既有书法和国画的艺术神韵,又突出了传统竹编技艺的独特风格。编制中档以上的竹编艺术作品,首先须采用深山沟生长一年、生长地处光合作用较弱、竹林四周光线均匀、无疤痕无蛀虫、竹节1米以上的优质慈竹为原料,再通过选竹、破竹、剔竹丫、锯竹、刮青、齐口、开块、启篾、刮篾、蒸煮、染色、分丝、编织等十三个工艺流程,加工成细度达到1/6厘米到1/8厘米、1/20厘米甚至1/30厘米极限的“细如发丝、薄如蝉翼、透明晶莹、不腐不蛀、永不褪色”竹篾和竹丝。再用“挑、压、破、拼”等多种编织技巧,运用提花编织的原理,通过虚实明暗的变化手工编织,最后成型“似绢似锦又似纱,似绒似缎又似麻”工艺精品。

沐川竹编,清秀淡雅,栩栩如生,立体感强,其精细效果和艺术神韵可与丝绸、刺绣媲美,已从偏僻乡间走向国内国际大舞台。2010年8月17日,《千手观音》、《中国百帝图》、《清明上河图》、《五百罗汉》、《梅兰竹菊》等精品竹编在上海世博会“四川文化周”展出,深受各国游客的赞赏。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原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锋观赏了沐川竹编作品。2012年5月18日,沐川竹编参加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受到来自世界各地和国内游客的普遍称赞,成为宣传沐川、弘扬沐川竹文化的“金名片”。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